黨的二十大報告用“六個必須堅持”深刻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是其中之一。要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堅持系統觀念,提高整體效能。
通過歷史看現實,把握脈絡規律。從延安整風到糾治“四風”,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黨一以貫之的鮮明立場。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在汲取歷史智慧基礎上掌握歷史主動,把決心、態度和力度堅持下去。要深化生死存亡的認識。黨風問題關系到執政黨的生死存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浪費國家資源、消磨干事激情、損害群眾對黨的信心信任,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敵。要保持永不懈怠的定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病根甚深,其頑固性、反復性決定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防止盲目樂觀或疲勞厭戰,始終保持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堅定,永遠吹沖鋒號。要因應形勢任務的變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具有很強的變異性,不同時期表現各異,隱藏性也越來越強。糾治工作不能簡單延續以往方法,要守正創新、以變制變,針對新表現新特點創新思路打法。
透過現象看本質,往治根治本上延伸。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工作中要糾正重查處、輕治理傾向,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聚焦深層次原因發力,從根上醫、往深處治。要深挖思想根源,反對特權思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背后是特權思想、特權現象,既有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作祟,也有官本位思想遺毒。要把思想淬煉貫穿始終,督促樹牢人民至上的理念,夯實尊重實際、務求實效的思想根基。要深挖能力根源,補齊本領短板。一些干部腦中無想法、手中無辦法,遇到問題不敢擔當負責,試圖靠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蒙混過關。要善于在執紀執法中發現能力問題,推動健全培訓鍛煉機制、打通能上能下通道,讓干部能干事、會干事,遠離“花架子”“假把式”。要深挖制度根源,激勵實干實效。一些地方和單位權責不對等、職責不清晰、制度不健全,為“指尖上的形式主義”“長官意志”等提供了滋長空間。要通過科學有效的制度設計,引導干部把親和清、勤和廉統一起來,把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桎梏中解脫出來,鞏固求真務實新風正氣。
立足全局謀局部,增強整體性協同性。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之間互相滋長,并與其他作風和腐敗問題相互誘發。糾治工作要著眼維護黨的肌體健康,針對各種“病變”綜合施治、一體祛除。要加強整體統籌。始終把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放在全面從嚴治黨全局中定位、謀劃和推動,與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緊密結合,與反腐敗、政治生態分析研判等重點任務協調推進,在謀劃部署上一體,政策措施上協同,排兵布陣上優化,打好總體戰。要加強手段貫通。針對形成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各種“病原體”,要綜合用好作風整治、紀律執行、制度完善、思想教育等手段,堅持“懲治防”融于一體,在推動同時、同向、綜合發力上下功夫,探索系統集成的途徑載體,提升協同疊加效應。要加強力量整合。既通過加強“室組地”聯動、貫通“四個監督”等攥緊專責監督的拳頭,圍繞“兩個責任”貫通協同健全同題共答機制,促進縱橫結合、整體聯動;既發揮黨內監督主導作用,又激發群眾和媒體監督積極性,進一步暢通渠道、搭建平臺,構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無所遁形的嚴密監督網絡。
區分主要和次要,精準發力直擊要害。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泛泛監督、千篇一律難以觸及要害,精準把脈、對癥下藥才能事半功倍。要聚焦突出問題。把糾治重點放在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只表態不落實、維護群眾利益不擔當不作為上,嚴肅整治打折扣搞變通、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現象,堅決糾正不顧實際亂加碼亂作為等問題,保持嚴查嚴糾的壓倒性力量常在。要抓住關鍵少數。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作風問題最易產生催化、連鎖反應,管住關鍵少數才能管好絕大多數。要緊盯政策制定、決策程序、聯系群眾、“一崗雙責”等履職用權重點,善于從績效考核、群眾評價中發現和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督促關鍵少數把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要求落到實處。要堅持因地制宜。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常見病”“易發病”,但不同領域不同層級具體表現不盡相同。要加強調研分析和綜合研判,梳理把握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抓住突出表現、重點領域、易發環節,有針對性地深化整治,促進精準防治。
兼顧當下與長遠,在“?!薄伴L”上著力。常態才能長久,長效才能長治。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避免“一陣風”,必須把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常態化制度化。要融入日常。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日常監督執紀重點,注重從信訪件中“篩”,從監督檢查中“找”,從違紀違法案件中“挖”,把嚴的基調體現在時時處處。要健全機制。完善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機制,把查處問題更加緊密地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做好打基礎、管長遠工作。要把握政策。貫徹寬嚴相濟原則,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實事求是穩妥處理,打好容錯糾錯、澄清正名、回訪教育“組合拳”,努力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