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gkyy"><button id="agkyy"></button></td>
  • <small id="agkyy"><li id="agkyy"></li></small><td id="agkyy"></td>
  • <li id="agkyy"></li>
  • <small id="agkyy"><li id="agkyy"></li></small>
  • <td id="agkyy"><s id="agkyy"></s></td>
  • <td id="agkyy"></td>
  • <xmp id="agkyy"><li id="agkyy"></li>
  • 當前位置:首頁 > 廉政教育 > 他山之石 > 正文

    鄉思在漁歌

    發布時間: 2021-05-07 11:30:46     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瀏覽次數:


                                                                                          res01_attpic_brief.jpg

                                                                                                                      蘇州水韻(資料圖片)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蓖硖圃娙硕跑鼹Q在他的《送人游吳》首聯這樣寫道。以繪畫中起筆的粗線條勾勒輪廓,寥寥兩筆,卻也如同丘比特之箭,正中“靶心”,筆觸所至,靈動傳神地汪出一灣河水來。

    詩人善夸張,這里屬實情。水是蘇州的魂。家家屋檐下有河,河水泛光,波光水影映照在屋宇的墻根、窗臺、門楣,也映照著屋內人,頭頂的簪釵有光,眉下的眸子有光。

    水,滋養一座古城,滋養一城蘇州人。白天,車馬從河面的橋上過,船兒從橋下的水面行,河水投映岸邊故事;夜晚,當一切漸漸靜下來,人們也入夢了,但彼時的一聲欸乃槳鳴,或水面一尾小魚兒潑剌,也會讓枕畔掠過一縷若有若無的波光水影……

    曹雪芹的《紅樓夢》開頭就落筆蘇州河水上:“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一個“陷”字,寫活了動態的蘇州城地貌,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城如聚寶盆,吸引了天南地北的人才,大家順勢而來。

    辛丑春日,應好友老沈之邀,前往他家品新茶。老沈家房子臨河,春陽從河面折射到陽臺上,看他的明前碧螺春新茶,未及開泡已然聞香,“未成曲調先有情”。他的新茶是西山鎮親戚自己種自己采自己炒的。老沈于玻璃杯中先倒開水,稍后,待水降溫至80度左右,才放進帶絨毛的嫩茶,看“碧螺”水中舒卷,潷水。我問,這明前碧螺春也要洗茶嗎?他說,是茶都得洗。之后,再續水,泡出的茶,口味極佳。于是,我們“吱吱”有聲啜品新茶,望著窗外河水,聊起這座水城的文化底蘊來。

    水至柔至剛。水是柔軟的,柳絲點水水面破,微風吹水起波紋,幾乎沒有比之再軟者。但也剛,水滴石穿就是明證。君不見大西北樓蘭疏勒等史冊上的諸名城,均被風沙侵襲掩埋,而一泓護城河的碧水,讓姑蘇城巍然2500年不改舊時容。

    水隨物賦形。倒入杯中,它是杯子形;雙手盈捧,它是心形;它還能圓能方,能高能低,能屈能伸。

    水大度寬容。不但能聽隨你的安排,而且,在其一碧如鏡的水面上,要建一個亭子,要安插一尊燈塔,要搭起一座橋梁,它毫無怨言,絕不排斥……

    聊得興濃,老沈指著窗外一處河邊的攝像頭說,知道這探頭起啥作用嗎?我說,不就是起監視作用的嗎?他搖頭,說,這個可不是公安用的監控,而是水務局來督促河邊居民不要向河里拋雜物。是啊,文明進步有過程,必不可少要有一定的監督和督促機構。

    無須回避,很多年前,蘇州的河中經常有機駁船噪音擾民,但總體來說,河水還是干凈的,水中還有很多魚。隨著大運河的改道,運河上運輸船只不再進城,引擎噪音是完全消失了,但河水卻一日不如一日。原因不難理解,除了工業和餐飲業的污染,主要還是城市擴容。伴隨人口激增,人們經常在河中洗衣洗碗洗拖把,河水發黑發臭,河中難見魚兒影子。這樣的蘇州就不再是古往今來人們所贊賞的古城了,老蘇州人也在河邊搖頭嘆息。

    近年來,河水卻又不聲不響恢復了舊時模樣,而且更加俊俏。

    老沈這個蘇州“土著”,與我們講起依水而居的蘇州人的生活,也講起如今河邊居民在習俗上的改變。不但河邊餐飲業的生活用水點滴不入河,連河邊居民的衛生間、廚房的生活排水,包括我們剛才洗茶的半杯水,都不入河,完全由政府部門排水管接走,經由污水處理廠處理過后,再回到河中。

    這個工程太大了吧?老沈笑笑,撥通一個朋友的電話讓我們聽,這是前任水務局局長的電話。

    這位復旦大學的博士生,并非學水環保專業,但5年局長當下來,也成了地地道道的水專家。他告訴我們,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蘇州水的“鳳凰涅槃”之路走了三大步。

    第一步是水清。每條河確定“河長”,近2萬多條河聘請近2萬名黨政領導擔任河長,河邊掛名接受監督。第二步是水活。不斷引進太湖水進內城河,同時將收集到的生活污水經過93座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凈化,再重新回到內城河。第三步是水美。污水處理廠處理凈化后的水,還要經過濕地軟化,這水才能生長水草和魚蝦。

    水清水活了不就是水美了嗎?活水還不能長水草和養魚蝦嗎?答案是,污水處理廠處理凈化后的水只能算是凈化水,進入河道循環當然算是活水了,但還不能算是生態意義上的活水。這水就像人濃眉大眼,但眸子大而無神,必須要經過濕地一段時間的軟化,才可能像人懂感情一樣,眼睛發亮,眉目傳神,河道才是水草與魚蝦們的家園。

    只有科學治水,精準治水,才能達到水資源的安全、生態的美麗,最終實現水城人民的幸福生活。把自然優勢轉化為生態優勢,再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吸引資本、技術和人才的集聚。

    這話,讓我們聽得似懂非懂,卻也非懂似懂。

    從老沈家走出來,我們心情愉悅地徜徉在宋代風情的平江路上,用手機拍下不少河中魚兒戲水的畫面。

    清澈的河水里,的確有著動人的風景。這又讓人想起《送人游吳》尾聯的句子:“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笔前?,鄉情難忘,鄉愁美麗,當月夜未眠之時,與窗外一輪皎潔明月對視,我們自身不就是一尾時光流水中的魚兒嗎?

    (韓廣睿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紀委監委)

    頂部 首頁 微信二維碼 底部

    新疆紀檢

    和田紀檢

    91视频导航
  • <td id="agkyy"><button id="agkyy"></button></td>
  • <small id="agkyy"><li id="agkyy"></li></small><td id="agkyy"></td>
  • <li id="agkyy"></li>
  • <small id="agkyy"><li id="agkyy"></li></small>
  • <td id="agkyy"><s id="agkyy"></s></td>
  • <td id="agkyy"></td>
  • <xmp id="agkyy"><li id="agkyy"></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