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巡察31輪,巡察黨組織1129個,發現問題10166個,已整改9447個,正在整改719個,移交問題線索686件,立案查處242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65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4人……
一串沉甸甸的數字,記錄了2020年和田地區巡察工作取得的成績,也充分彰顯了和田地委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的堅強決心。2020年以來,和田地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三個聚焦”開展政治巡察,堅持在鞏固中深化、在深化中提升,在常規巡察、專項巡察、巡察整改“回頭看”基礎上,積極探索提級巡察、交叉巡察、聯動巡察等多樣化巡察方式,以深化政治巡察為抓手,著力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貫徹落實。
強化政治監督,把脈聽診“查病灶”
巡察本質上是政治監督,根本任務是“兩個維護”。2020年以來,和田地區各級巡察機構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巡視巡察工作的決策部署,堅守政治巡察職能定位,聚焦“兩個維護”根本任務,不斷完善巡察上下聯動機制,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充分發揮政治監督作用,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有效貫徹落實。
2020年初,該地委巡察辦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將發改、國土等涉及工程建設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易發多發的重點部門,再次納入當年常規巡察范圍,既深挖細查制度性漏洞和系統性風險,更注重把脈問診深“查病灶”,督促指導靶向治療,從源頭遏制腐敗問題發生,實現既治標又治本。
“針對巡察組反饋的‘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到位,黨組領導作用發揮不充分,對黨建工作重安排、輕落實,項目監管還存在漏洞隱患’等問題,發改委黨組要照單認領,認真制定整改措施……”在縣委巡察反饋會議上,策勒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杜波就巡察整改工作作出了安排。
策勒縣發改委黨組存在的問題,正是地、縣巡察機構堅持問題導向,以精準“政治體檢”,由表及里、舉一反三,查出的“病灶”。2020年以來,根據和田地委統一安排,地委巡察辦堅持把“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作為主要任務,緊盯“關鍵少數”,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盯著問題巡,從大處著眼、從細微處入手,加強對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的監督,有力提高巡察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聚焦維護民利,抽絲剝繭“治隱疾”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勠力同心、全力以赴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全地區5個貧困縣如期摘帽、228個貧困村如期退出,是各族黨員干部共同肩負的艱巨政治任務。和田地區各級巡察機構干部瞪大眼睛、拉長耳朵,緊盯脫貧攻堅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開展“過篩式”巡察,任何阻礙政策落實和從中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都逃不過巡察人員的“火眼金睛”。
“村委會把發給我家的補貼收走了,咋回事?”
“啊,我家也是。當時說很快就退,可幾個月了,沒一點消息?!?/span>
“剛剛聽你們提到村里收大家的補貼資金,具體是什么情況,能不能詳細說一說……”2020年初,按“地巡鄉、縣巡村”的巡察安排,和田市委第四巡察組在吉亞鄉金葉村開展入戶走訪時,無意間聽到部分村民議論,這一涉及群眾利益和扶貧政策落實的問題線索,立刻引起了他們的警覺。
通過逐戶走訪、擴面核查,掌握了該村村委會違背村民意愿,違規收回扶貧項目補貼資金的問題,并及時移交市紀委監委。很快,因違規安排收回該村150戶貧困戶的低產田桑樹園改造扶貧項目補貼資金29.56萬元不入賬,給資金管理帶來安全隱患并造成不良影響,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姚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這種以“巡”促“查”、以“督”促“改”,緊盯小事治“隱疾”,緊盯整改抓落實,保障惠民政策落地落實的做法,受到了基層干部群眾的普遍贊譽。
“黨的決策部署到哪里,政治巡察就跟進到哪里?!焙吞锏貐^各巡察機構堅守政治定位,重點監督檢查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等方面的“溫差”“落差”和“偏差”,督促各級黨組織認真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職責,把“兩個維護”體現在行動上、落實在工作中。
強化上下聯動,對癥施策“開藥方”
和田地區各級巡察機構把建立地縣上下聯動的巡察工作機制,作為完善巡察工作格局、推動巡察工作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抓手,采取巡前業務培訓、巡中業務指導、巡后審核把關等方式,靈活運用常規巡察、專項巡察、機動巡察、“點穴式”巡察和巡察“回頭看”,強化制度聯動、組織聯動、成果聯動,實現上下聯動、上下貫通,有力破解“熟人社會”人情干擾導致的監督難等問題。
在巡察過程中,地縣兩級巡察組統一工作標準和要求,在力量配備上,實行混編組隊、交叉互巡,形成監督合力;在協同推進上,實行“地巡鄉、縣巡村”,同期進駐、同步啟動;在成果運用上,對縣(市)巡察組發現的問題線索,地委巡察組提級使用、深挖擴線。對共性問題綜合分析、相互印證、互為補充、匯總運用。對個性問題,推送給相應縣(市)委巡察辦開展針對性巡察,壓實主體責任,達到快速反應、提高效率、直擊要害的效果;在強化整改上,實行地縣巡察組分別反饋、分類移交、一體整改、跟蹤問效,重大問題線索邊巡邊交,形成了地縣(市)巡察工作上借下力、下借上勢,協同高效、同向發力的工作格局。
2020年4月,和田地委第一巡察組在皮山縣藏桂鄉了解到有部分村民冒用他人名義違規建設富民安居房,套取補貼資金的線索,隨后將信息反饋至皮山縣委巡察組。該縣巡察組立即對全鄉富戶安居房建設及補貼發放工作進行了深入調查,進一步了解查實了7戶村民冒用他人名義違規修建富民安居房,套取富民安居房補貼的問題,并及時向藏桂鄉黨委反饋,督促抓好整改落實。
通過上下聯動,強化監督綜合效果,促進問題線索快速查辦,推動巡察工作向基層延伸、向縱深發展,形成監督的強大合力,實現“1+1>2”的效果。
突出問題導向,強化整改“去病根”
巡察效果如何,關鍵看整改,和田地區各級巡察機構堅持問題導向,把巡察監督與凈化政治生態相結合,與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相結合,與解決日常監督發現的突出問題相結合,全面審視被巡察黨組織工作,緊扣職能職責,扭住責任不放。堅持把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作為推動巡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抓牢抓實,建立健全整改責任體系,強化日常監督,真用善用巡察成果,把巡察整改與助推解決體制性障礙、突破機制性梗阻結合起來,與推進改革結合起來,與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結合起來,著眼長遠,舉一反三,建章立制,不斷增強基層治理實效,為鞏固黨的基層政權奠定堅實基礎。
和田地委巡察辦牽頭制定了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紀委監委及組織部班子成員參加巡察反饋制度,第一時間傳達中央、自治區黨委巡視巡察工作有關部署和工作要求,學習地委主要領導在“七人小組”會議聽取巡察情況匯報時的講話精神,增強巡察反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2020年,地、縣市兩級每輪巡察反饋均要求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和紀委監委、組織部有關領導出席,切實傳導巡察整改壓力,推動形成了“兩個責任”一體落實的良性互動局面。
和田地委巡察辦積極探索巡察與其他各類監督貫通融合的有效路徑,立體聚焦、形成合力,制定下發《關于建立健全和田地委巡察辦、巡察組與地區紀委監委有關部室協作機制的實施意見》,跟進建立巡察機構與組織部門協作配合機制,逐級壓實整改責任,推動巡察整改日常監督無縫對接、同心發力。對普遍性、典型性問題,及時移送相關部門,督促開展基層黨員干部和國家公職人員違規向群眾借款問題、違規使用公務用車加油卡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村(社區)警務室民(輔)警“微腐敗”和作風問題等三個專項整治活動,鞏固擴大巡察成果,進一步深化整治損害群眾利益問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提高治本綜合效能。